老北京的面人郎简介,面人郎作品欣赏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

人气

老北京的面人郎简介,面人郎作品欣赏

面人朗简介

面塑俗称为面人、江米人。历史上民间有逢年过节用面粉捏“月糕”、“面鱼”等习俗,由此产生面塑艺术。上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应该都还记得,小时候,冬天路边经常能看到捏面人的,推辆自行车,后座上立着个草靶子,靶子上插了用竹签挑着的面人。那时候见得最多的面人形象就是孙悟空和猪八戒,几分钱一个,买回家玩不了两天就坏了。

过去,老北京逢年过节家里拿面捏个兔爷、捏个小耗子之类的,为的是哄孩子开心。如今面人已不仅仅是孩子们的玩具,更成为人们观赏和把玩的工艺品。

天津的泥人张,北京的面人郎。北京面塑艺术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发展,吸收其它艺术之精华,广采众长并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面塑艺术派别。“面人郎”是其中的一个流派,面人郎靠捏面人捏成大家,并且把捏面人提升到面塑艺术层面。

一个世纪前,带着同样艳羡的目光,幼年的汤子博与郎绍安迷上了“指尖上的魔术”,从此入行并终成泰斗。据“面人汤”第三代传人冯海瑞介绍,生于通州的汤子博早年常在当地漕运码头附近的万寿宫玩耍,万寿宫乃各地艺人云集之所,他别处不去,就守着山东面塑艺人的摊位痴痴地看,然后买回面团自己研习。而“面人郎”郎绍安的从艺经历与之“雷同”,冰心在面人郎采访记(已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中这样写他:“有一次我在白塔寺庙会上,看见有捏面人的,捏什么像什么……我看得入了迷,一天也舍不得离开……”那个年代,京城孩子能看到的最艳丽的街景,或许就是木箱子上插着竹签的彩色“棒棒人”—难怪两位大师的入行仪式如此默契。“面人郎”过世后,他的徒弟张宝琳成为郎派面塑艺术的代表人物。

老北京的面人郎传人张宝琳简介

老北京的面人郎简介,面人郎作品欣赏

张宝琳是中国面塑大师,北京面人郎的徒弟。“面人郎”名叫郎绍安(1909—1992),北京满族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其师傅是著名的“面人大王”赵阔明(1900—1980)。郎绍安在旧社会耍手艺30多年,他的面塑作品题材广泛,有反映三百六十行和各种民俗的作品,如:“剃头的”、“耍猴儿的”、“逛庙会的”等。

张宝琳面塑作品遍布世界许多地方,并获得多个奖项。张宝琳承传面塑技术,并在传统的面塑技术上加以改良和优化,同时运用了其他的艺术方面的知识。张宝琳是郎派面塑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他练就了眼明手快,看得准,拿得稳,造型准确,形象逼真,装饰简洁的捏塑手法。

1957年,郎绍安之女郎志丽,随父学习面塑,继承发展了面人郎面塑艺术,并有大量作品在国内外工艺美术品展览创作比赛中获奖,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一位美籍华人用这样的诗句赞美她:郎家世代艺专精,志在传世巧天工,丽质慧心似水仙,手中自有像万千,巧艺真传声名扬。后来,相继出现郎志英、郎志祥、郎志慧、郎志春、王兴山、张宝琳等面人郎的传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面人郎面塑集美术、雕塑、服饰、化妆及造型艺术为一体,每创作一件作品都需艺人付出智慧与心血,因此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对老北京民俗风情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面人郎面塑艺术处于尴尬的境地,原有的工艺美术厂相继转产、下马、倒闭,从艺人员改行另谋职业。要使其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支持。

老北京的面人郎简介,面人郎作品欣赏

张宝琳面塑作品

翻砂经历有助塑型

  “面塑以前就叫捏面人。北京的面人分三个大派,一派是‘面人汤’,一派是山东来的走街串巷推车卖面人的,我们叫‘大面人’,一派就是我们郎派。汤派的特点像是国画里的大写意,看起来很有气势,但是人物的神态有些粗糙。‘大面人’就不说了,那是给小孩的玩意儿。郎派的特点是精巧细腻,就好像是工笔画。”张宝琳在介绍北京面塑艺术的时候说。

收藏: 1 次
热点文章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