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的传承:蓬勃新生 年画节越走路越宽
位于绵竹新城的年画博物馆引人注目,这里有堪称国内最大的年画门神(左为秦琼,右为尉迟恭)。来自美国、以色列等国以及国内的宾客,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知名年画“掌门人”尽情领略这座“年画之城”的风采。
2002年,绵竹市决定举办绵竹年画节,时间为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次年正月十五。十年绵竹年画节,一路走来,一路壮大。
以会展带动年画产业发展。绵竹年画产品销售额从2002年的不足30万元,增至2010年的3000多万元;从3家年画作坊发展到4家公司和26家个体作坊,从业人员从10人发展到800余人。“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借助灾后恢复重建和江苏大力援建契机,绵竹年画迎来了蓬勃新生。
如今,绵竹年画的传承已形成一条年画产业带。北起九顶山麓遵道镇年画传习所,那里是震后绵竹年画最先恢复和发展的地方,由常州援建者新建的传习所聚集了周边的妇女,拓展了“绣”年画的技法;南到孝德镇“年画村”,苏州援建者投资3045万元,建设8个项目,成为培育年画传人、发展年画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综合基地,并形成了“前店后院”经营模式,10余家年画商家在此汇集;二者之间的新旧城区,则分别以“三馆三中心”和剑南老街为依托,兴起一批年画作坊和专营销售点。
绵竹年画的传承:滋养精神 年画传递幸福梦想
连日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组奔走于绵竹大街小巷,采集“中国年味”。年届95岁高龄的南派木版年画传人陈兴才老人与孙子同台绘画。陈兴才说,要把绵竹人对幸福生活的感悟和追求,通过年画艺术传递出家门、国门。
绵竹市委宣传部部长罗应光说:“经历了地震灾难,我们深刻认识到,年画不仅是民俗文化,还是根植于绵竹人血脉中的精神养料,引领着绵竹人民走过艰难困苦,走进新生活。”
遵道镇谭氏姐妹是年画高手,汶川特大地震摧毁了她们的家,老母亲冒着余震的危险,在废墟中捡回几张年画。母亲说,有了画样,恢复起来就不难了。
2009年岁末,绵竹处在大规模灾后重建的特殊时期,举不举办第八届年画节,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要通过举办年画节,坚定绵竹人民重建美好新家园的信心,要让年画节成为绵竹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文化符号!”一场别开生面的年画节在绵竹二号桥,这个曾经是亚洲最大的板房区开幕。与此同时,绵竹年画首次走出家门,与苏州桃花坞年画联袂办展。
2010年下半年,中国文联同意绵竹申请“国”字号年画节举办权,以文化软实力扩大新绵竹知名度与影响力。
四川绵竹年画欣赏
四川绵竹年画欣赏
四川绵竹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