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图片欣赏
2、风筝的书画艺术
北宋时代,我们潍坊诸城的张择端在中国著名的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中,就将东京汴梁儿童引线放风筝的情景画在了自己这一著名的传世作品上。给我们后代留下了研究风筝的宝贵资料。同时我们从《清明上河图》中的风筝造型可以看出,北宋时代的风筝艺人已从单一的鸟类造型向多种类型发展。北宋初画家郭忠恕把民间放风筝作为创作的一种题材。山东省潍县真武祠中有苏东坡的一段记载:“郭忠恕,洛阳人,善书画,尤善山水.因与监察御史争朝堂,被贬乾州司户……有富家子喜画,日给美酒,待之甚厚,久乃以情言,且致匹素。郭忠恕先为画小童持线车放飞鸢,引线数丈满之……”苏轼不仅记叙了郭忠恕的刚正不阿,而且形象地描写了他作画时的情景。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一书的《纪艺》篇中,也记录了画家郭忠恕用大纸画风筝的一段付佳话:名画家郭忠恕有次被人请去当场作画,展轴一看,卷长数丈,观者皱眉。只见画家以笔舔墨三五下,即从容挥毫在卷首画上了个稚气可掬的童儿,随之,从童儿手中牵出一条墨线,一气延至卷尾,又画上了小小风筝。此画落墨不多,首尾兼顾,以一墨线控制全局,观者叹绝。南宋宫迁画院待诏苏汉百所画《百子图》中,已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民间放风筝的动作和工具。明万氏墨的《九子图》中,也有民间放风筝的图景。明代画家徐渭,在晚年时常以风筝作为绘画的题材,留下了当时放风筝的形象史料。他在浙江创作的三十七首咏风筝的题画诗,生动有趣,广为流传。他的《纸鸢图》诗是很有名的,“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我亦曾经放鹞嬉,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春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的稳背眠。此际不偷慈母线,明朝孤负放鸢天”;“村庄儿女竞鸢嬉,凭仗风高我怕谁。自古有风休尽使,竹腔麻缕不堪吹”。他在题放鹞图中写道:“风鸢牛鼻孰坚牢,总是绳穿这一条。借与老夫穿水牯,沩山和尚不曾烧”;“纸鸢是真还是假?鸢绳是线还是绦?今日饶君禽与鹞,他年难逃鼠和猫”。
3、风筝的戏剧与小说
元代的杂剧家关汉卿以风筝为题材的杂剧《绯衣梦》,以一个少年书生“买一个风筝放着玩耍”作引端,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清代李渔的传奇剧本《风筝误》,就是描写书生韩世勋题诗于风筝上,风筝落在詹家,詹淑娟和诗其上,因而结成良缘的故事。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是我国的“风筝大师”和“风筝圣人”。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看,全书有许多章节都涉及到风筝。在第七十回里,对放风筝有详细的描述。在第二十二回里,曹雪芹又通过探春出了一则风筝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这是以断线风筝暗示探春远嫁不归。这个谜语把放风筝的人和放风筝的季节,以及放风筝断线后的情景写得极为生动。现实生活中的曹雪芹,不仅对风筝非常喜爱,而且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朋友敦敏曾在《瓶湘懋斋记盛》中说:“芹圃所扎风筝,罗列一室,四隅皆满,致无隙地,五光十色,蔚为大观”。可见他扎糊的风筝数量是很多的,品种也是丰富的。曹雪芹还“旁搜远绍,以集前人之成,写成一部描写风筝的著作—《南鹞北鸢考工志》。这本书里每种风筝均有彩图,并配一首讲扎法、一首讲画法的歌诀,也有考证源流的文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部有关风筝的专著工具书。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写过一首风筝的词:“寻常竹木无奇骨,有甚底,扶摇相?系长绳,撒向春风里,顷刻云霄上。多少红尘客,望天际,一齐瞻仰。念才同把握,忽凌星汉,真人世,非非想。得意骄鸣不了,似青冥,无穷佳况。我从人心,凭空翘首,将心情质问。不识青云路,去尘寰,几多寻丈?得何时,化作风鸢去啊,看天边怎样?”。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说的是他的弟弟儿童时期非常喜爱风筝。在这篇散文里,鲁迅先生生动地勾画了弟弟幼年痴爱风筝的情景。现代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也有一段有趣的用风筝越城破燕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