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泥狗”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造型虚幻、神秘。林林总总的怪异形体中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独角兽、多头怪、翼鱼、翼兽、人面猴、四不象、猫拉猴。草帽虎、怪狮、驮子斑鸠、龟、蟒、蛇、狗、熊、蟾蜍、晰蜴、豆虫、蝎子等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複合体共约200余种。“泥泥狗”因其造型古拙、荒诞,在众多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淮阳“泥泥狗”》精选200余种“泥泥狗”作品,系统地反映了这一颇具原始风格的民间艺术,如今已逐渐受到了现代人的重视,并走进了收藏爱好者的视野。 。 河南淮阳伏羲女娲庙,在民间它被称为“人祖庙”。每年农历二月,四面八方的人都集聚到这里拜祭。延续至今,淮阳每年都会举行长达一个月的庙会。届时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其中大部分摊位是卖玩具的,而玩具中最引人注目的,正是那些土里土气、希奇古怪的民间玩具“泥泥狗”。 据民俗学家山曼介绍:“一个是布玩具,另一个就是泥泥狗,过去赶会的人都会买不少。因为它很便宜,赶完会,往回走的时候,过去是步行,走到哪个村。小孩子就给你唱个歌谣,说老斋公给我一把泥泥狗,您老活到九十九,给你唱赞歌,然后你就给他一个泥泥狗,后来这就成为了一种风俗。”
泥泥狗造型古朴、粗犷,它用黑色着底,上面描着红、黄、青、白的线条,色彩鲜明艳丽,给人一种浓重的神秘感。泥泥狗的图案是由很多难解的符号组成。对它们的解释有很多,其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是它们代表了古代人的一种生殖崇拜。不死的九头鸟,两个头的猴子,人面兽身的老虎,这些似曾相识的古老形象轻易的就把我们带到了神话世界中。相传,它们都是伏羲、女娲抟黄土造人时捏的那种样子。如果细看那种称为人面猴的泥玩具,它那副半人半猴的模样,四周还画着毛发,的确可以找到一点人类祖先的模样。 山曼说:“很古老的泥泥狗,和很现代的艺术追求走了个面对面,那么,爱好艺术的,研究学问的,大家都赞赏这个东西,说这个东西是活化石,真图腾,说你没见过古代的图腾吧,那你就看看泥泥狗,说泥不知道古人的艺术观,那你就看看泥泥狗,过去看山海经, 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插图,实际上到淮阳庙会上一看玩具摊子,那都是立体的,泥塑的带有古代民风的玩具,所以现在泥泥狗很受中外人士、学者(的喜爱),中外研究民俗的,研究原始社会的,研究民间艺术的都会去淮阳看。” 有了大量学者、游人的关注,泥泥狗得到了良好的生存土壤。至今,在淮阳到处都可以看到代代相传、式样繁多的泥泥狗。
凭借着自身的魅力和现代艺人们的努力,如今泥泥狗已经进入了不少收藏爱好者特别是外国藏家的视野。古老的文明在泥泥狗身上也逐渐显示出自己的价值。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在发展的同时深入挖掘传统,民间玩具才能获得生存的土壤。在许多民间艺术步履艰难的时候,泥泥狗却能够得以代代相传,而且价值越来越高。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传承民间文化的成功范例。
河南淮阳泥泥狗
相关资料一、“生殖崇拜”是祭祀“人祖”的原始主题
淮阳古称‘宛丘“和”陈“,位干豫东偏南,距河南省会郑州220公里;居淮水之阳,故称淮阳。传说淮阳上古时为”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旧都。《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陈,大昙之墟也。“,《纲鉴易知录。太昊伏羲氏》载:”太昊伏羨氏作都于陈,葬于陈。“《五帝纪》载:”帝太昊伏羲氏,成纪人也,以木德继天而王;都宛丘“(今淮阳)。1993年,考古学家在淮阳城东南八里处,发掘出距今45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宛丘古城遗址;为历史传说作了有力的佐证。郭沫若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我国古代传说中的氏族和部落》中解释说:”传说中的太嗥(同昊),比炎帝稍晚一些,太嗥,号伏羲氏……,据记载应该是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想像中的祖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