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壁画制作,历史很长。近年以来,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历史上遗留的石窟壁画、寺观壁画、宫室壁画、以及地下埋藏了几千年的墓室壁画,不断有所发现,不仅进行了维修和保护,并编印成巨佚图册,供给国内外文化艺术界的参考和借鉴。
马王堆西汉《帛画》的发现,使得《楚辞》中所谓“琦玮僪佹”的若干神话故事题材的壁画,皆已得到证实,由此可以推想,典籍中记载的汉以前壁画的内容。此后,历秦、汉、魏、晋、六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壁画不断发展。从其内容可见,封建社会历史时期的统治者,都懂得利用各种不间的政治或宗教的意识形态,来麻醉人民和欺骗人民,借以达到他们政治宣传的目的。但是,壁画毕竟是出于劳动人民之手,从另一个侧面,在作品里也反映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经济形态、艺术好尚和聪明才智,这就给学术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和艺术发展包括壁画的制作技法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民间壁画技法是画工的创造
历代制作壁画的民间艺人,大部分是城市美术作坊和农村的画工,十四五岁时拜师做童工,和京剧行业的科班差不多,注重师承关系,规矩极为严格。在技艺上,使用“粉本”,背诵“口诀”,保存着历代流传下来的一套“诀窍”,其中包含着一些可贵的传统技法。
民间画工是一种清苦的行业,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把他们当做苦工看待。据说,当年在清理敦煌千佛洞的洞窟时,在一个刚刚容纳下一个人的小窟中,发现一具坐着的骷髅,旁边放着一个小颜色碗,一支笔,一个小油灯。这显然是一个画了一生死在洞窟里的“画工”。可以想象,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对于劳动人民的压榨和奴役是多么残酷!
笔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工作时,访问了七八位从事壁画的民间艺人,收集了一部分资料。由于是第一手材料,可靠性比较大。他们口述的这些资料包括“口诀”和“方法”,大部分是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期总结的技法经验,在继承时必须经分析、批判才能使用。例如画人物的“口诀”,大多是画工们用以描写古典人物形象的方法,用以描写现代人物就不尽合适。又如调配和制造颜料的方法,今天已采取化学用料和机器研磨,而民间艺人所讲的却是”手工业”式的规程。然而,这些传统技法,对于认识传统壁画颜料的性能及调配的方法,却十分有益。因为其中实际上包含着一些科学原理和宝贵经验,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发扬,仍然可以应用的。
壁画墙面的制作
壁画墙面的制作,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分为:“粗地壁画”,“刷地壁画”和“镶嵌壁画”。“刷地壁画”又分为“湿地壁画”和“干地壁画”。现存洞窟和墓室中的壁画,从现象分析,大部分属于刷地壁画(如敦煌莫高窟初唐220窟)和温地壁画(如敦煌莫高窟北魏窟的”舍身饲虎图”和”鹿王本生故事”等铺)。
华北各地现存寺观壁画使用的方法,大部属“刷地壁画”,用材和方法是多在墙壁上钉木板,镢头垂联麻穗与抹于墙面的泥土相粘联,不致坠下。第一层先抹粗泥,粗泥是粘土和大粒沙合成,加入麻刀,不致裂缝。第二层上细泥,先把粘土用水泡开,用木棍搅成稀粥状,使渣滓下沉后,澄出于容器,再加麻刀和细沙土搅拌匀了,抹于粗泥之上,厚约四厘米,用抹子(抹墙用的工具)抹平,随抹随喷水,抹平为止。而后用工具把壁画轧平后,再刷白浆。白浆调配法:把自垩(又名闻喜土,北京俗名土粉子)倾入盆里加凉水浸之,半小时后土块溶解,用木棍搅拌成粥状,再加生豆浆,比例各占二分之一,用排笔刷于墙面,行笔用力要匀,趁底层未干时刷,稍停,再用抹子(轧墙工具)轧平。其后,再刷矾水,矾水叉名“肢矾水”,作用在于①起胶著壁面坚实的作用,②有衬托色彰的作用,使色彩坚固而鲜明。其调配比倒是胶二两,矾一两加二斤半水(量数大致照比例递力的,方法是先把明矾用温水化开,趁温时再把稀胶水倾入矾水中,搅匀,用排笔依次刷子壁面,一笔挨一笔,勿使重叠,因重叠有矾性不匀之弊。至此,制作墙壁的工序才告完成。